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三日的下午。
廖耀湘叉着腰,跺着脚,晃晃悠悠地带队来到大场以北的这片荒地上。
大场镇内,升腾着倾斜上升的浓密黑烟,激战至下午,69军与日军的枪声渐渐稀疏,廖耀湘是带着随军小功率电台的,当看到了最高建筑镇公所顶上飘着的青天白日旗后,他推了推眼镜,侧头道:
“王副官,给桂长官发电,我部已抵达大场外线,根据侦察,大场仍在我军手里。”
“是!”
王副官应了一声,转身通知电台兵发报。
没错,廖耀湘的预备队是归桂永清和邱清泉直辖的,而处在庙行,秀灵山一带的教导队三团,又归胡梓良指挥,这还没完,位于大场内苦苦坚持的69军,名义上归薛岳十九集团军指挥,但由于上次的借调后,时下的指挥命令,通常是由中路军新任司令香翰屏发出,而南下增援的74军,又归属左路军陈诚第十五集团军管辖。
几万人之众,居然有四个乃至五个指挥主体,甚至其中还有一个刚到淞沪不久的新任司令,朱绍良或许才刚适应这里的节奏,却跟张治中一样,被莫名其妙发去甘肃担任省主席...
不论怎样,廖耀湘伸着脖子进了大场,而他的学长张灵甫正在太庙路上挨揍。
而廖耀湘率队进入大场的画面,正被西北方向不远处的101师团所捕捉。
秀灵山以南约十里地。
101师团下辖的149联队在这里蛰伏已久,距离大场西面第3师团攻击线还有大概六七里地,张灵甫正要催兵急进,两侧的缓坡地带忽然杀出大股日军,炮火滚滚而来,顿时就把他的前军炸的人仰马翻。
“有埋伏!”
副团长常孝徳惊呼一声,带着警卫连将张灵甫往身后一护,随后展开还击。
轰隆——
轰隆——
数发炮弹在眼前不远处砸下,扬起的沙尘完全遮蔽了众人的视线,好在305团还是发挥出了作为嫡系应有的应变能力,底下三个营长迅速展开队形,拓宽防御线,摆出尖三角的射击形状,随后警卫连一拥而上,将身处前边的张灵甫和常孝徳抢了回来。
哒哒哒哒——
枪声大作的现场,张灵甫咬着腮帮子,猛地抬头环视四方,正前方两侧的鬼子兵像是准备已久,就连炮口都对准好了自己的前进之路。
“不对劲,老常。”张灵甫蹙眉半蹲着说,“日军这是张网以待啊...”
常孝徳右手扶着脑门:“邪性玩意!师部的命令是侧击第3师团,这下好,先被鬼子打了个伏击!”
谈话间,三营营长刘光宇弓身疾步而来:“团长!背后,背后也发现了鬼子!”
张灵甫沉沉出了口气,回道:“布置下去,立刻向东面高地收拢部队,就地构筑工事!”
“看来咱们是被捂住了!”常孝徳苦闷一声,“团长,要赶快突围啊!”
以常孝徳的意思,305团全团官兵这个时候就没必要收拢部队了,直接后军改前进撕开通道跑就完了,但张灵甫摇了摇头,思索须臾后说道:
“大场尚在苦战,我们一触即溃,一打就走,日军则可以泰然强攻大场,我们作为生力军,身后还有王师长,李天霞旅长的后援部队!怕什么遭遇战!打!就在这里,跟鬼子狠狠地打!”
“是!”
常孝徳听完,虽是眉头紧蹙,但还是狠狠点了点头。
随后,149联队便和305团在这片洼地里绞杀成一片,桥炮声连绵不绝,震恻环野。
....
顿悟寺,日军暂一军指挥部。
得知149联队同74军先头部队纠缠到一块的师团长伊东政喜眉头紧皱。
“津田这个王八蛋怎么现在就打上了?”
“稍安勿躁,将军。”酒井源太郎笑眯眯地坐在藤田进的边上,端起一杯茶安抚道,“打就打了,五点时,大场外线就会全线发起总攻,届时,74军势必全速南下,将军你做好准备即可。”
“哈哈哈,这就是酒井君的高明之处啊。”坐在主位上的藤田进笑道,“我军强攻大场,74军如不来,则大场可破,74军如来,我们则吃掉支那军主力,再徐图大场,可谓一石二鸟。”
酒井低头看了眼表,已经四时二十分,距离总攻还有半个小时。
“时间差不多了,将军。”酒井回首看向藤田。
藤田点了点头,抻着大腿站了起来,来到地图前,旁边机要员和副官抱着文件夹迅速跟靠了上来。
“命令——第6联队,第68联队,第29旅团,于下午五时,准时向大场,东,西,南三个方向发起进攻,先攻入大场镇的部队,我会向松井司令官提请嘉奖!”藤田进锵锵命令道,随后看向伊东政喜,
“命令,101师团之101联队,迅速增援149联队,围歼敌先头部队,命令第102旅团,直插大场以北,以103联队封住大场北面荒地,157联队监视太庙路以东。”
“哈依!”
伊东政喜和他的参谋长西山福太郎齐声应道。
两个师团的作战任务已经明晰,剩下的就是酒井支队的任务了。
“酒井君,秀灵山,庙行,就交给你了。”藤田进含笑道。
“哈依——”
酒井肃立低头。
自从松井石根将几个师团合编为暂一军后,各编制间的配合的确好了不少,而战役发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就拿此次大场围歼战来说,即便是各部队编制不满,但投入总数依然到达了近三万人。
算得上一次小型会战了。
下午五时整。
张灵甫亲上火线和日军作战,却发现四面的鬼子越来越多,不禁让他头冒热汗,眉头紧蹙,犹豫仅三秒后,他便冲副团长常孝徳下令道:
“老常!马上派人突围!向师长汇报我们的情况!”
五里外。
两个航空中队自黄浦江畔轰鸣升空,超四十架战机满载炮弹朝着大场上空掠过,伴随着咻咻的投掷音,数不清的炮弹沉沉地砸向大场的每一处角落....
轰隆——
轰隆——
阮肇昌甚至已经不知道哪里可以作为自己的指挥部了,要不是廖耀湘及时前来增援,他就和外界失联了。
日军的攻击再一次席卷而来,原本春光满面的廖耀湘进来才不到俩小时,就已经灰头土脸,像是从煤堆里滚出来的,俨然不像个啃过洋面包的军事人才了。
设身处地地感受了大场的环境后,廖耀湘意识到自己在庙行同竹石清的论调有些高了,别说撑到桂军跑到上海了...大场能不能撑到明天的日出都是个问题!
“阮军长,小鬼子这是全线进攻,就在刚刚,南线,西线,东线全部告急!”廖耀湘跟在眯着眼的阮肇昌背后,语速急促地提醒道,“尤其是东线,日军以装甲车部队猛攻59师的防线,整个伤亡惨重!”
阮肇昌沉沉出了口气,没有回话,闷头继续往前走,如今镇子内处处挨炸,他只能将指挥部搬到西面阵地的后方,在这里挖出一个土方指挥部。
一切安定之后,阮肇昌才缓缓坐下,看着旁边满目焦急的廖耀湘,开口第一句居然是夸赞:
“廖主任,不愧是桂将军手下的嫡系,就一个小时,就把我这大场的情况看得明明白白。”
廖耀湘蹙了蹙眉,他很想说现在不是说个事的时候...
“但情况就是这样,我阮肇昌既然奉命坚守大场,诚愿拼死以报效党国,但时至今日,我也无计可施。”阮肇昌摊着手摇摇头道。
天空中,嗡嗡的战机滑翔声仍不绝于耳,正面战场上,日军105榴弹炮和坦克冲锋的声音滚滚传来,无数战士的尸体还来不及撤下,而他们的肉躯成为了工事崩坏下最好的机枪垫包,而在镇子里,百姓们蜂蛹堵在医院四方,任凭卫队如何阻拦,这里还是水泄不通,医疗系统完全瘫痪,好在日军的炮弹没有精准地落到这人群纷乱之地。
气氛显得有些悲壮,廖耀湘顿了顿说道:“阮军长,要不,突围吧。”
“突围?”阮肇昌一愣,指了指后边的大场反问道,“那他们怎么办,当兵的能跑,这帮平头老百姓怎么办?”
廖耀湘一时语塞,不再说话。
“廖长官,秀灵山方向传来电报,他们侦察到有大股日军正在朝大场以北迂回。”电台兵晃晃悠悠地跑到两人跟前,急声说道。
廖耀湘和阮肇昌对视一眼,廖耀湘接过电文,又问一句:“邱长官知道了吗?”
“知道了,他们已经急令74军火速南下了,但74军方面传来的消息,是305团被阻击于匡家岭一带了,秀灵山以西,酒井支队也在快速运动,有袭击74军侧翼的可能。”
“什么玩意...全乱套了。”廖耀湘摘下眼镜,无奈地捂着脸,“这么看74军恐怕是指望不上了...大场,没救了。”
阮肇昌叹了口气,拍了拍廖耀湘的肩:“廖主任,事已至此,我可以命令特务营掩护你们教导队趁日军立足未稳之时,突出北面...”
“什么话!”廖耀湘戴上眼镜,语气锵锵道,“教导队来了就不走,阮军长,我廖耀湘虽只带了几百人来,也甘愿为这大场流尽浑身的骨血!”
“好啊!”阮肇昌点点头。
....
庙行。
竹石清斜靠在椅子上,不觉间一抹金色的斜阳已经打在了他的脸上,攻打秀灵山一夜未眠,此一觉可真是睡的踏踏实实。
直到副官穆枫闯进指挥部,把门推的哐当一响,顿时把竹石清从睡梦中拉了回来,他腾的坐起,日光正对着他的面庞,他扭过头,看着急火火的穆枫:“怎么了?”
“营长,74军,俞济时军长通知你去黄登村参加军事会议。”穆枫喘着气说。
“黄登村?”竹石清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
“对,下午,305团在匡家岭遭遇日军伏击,陷入激战,如今深陷敌101旅团重围之中,不能脱身。”穆枫简明扼要地介绍一番。
竹石清抿了抿嘴,大步往外走去:“备车。”
穆枫迅速开来吉普,载着竹石清风驰电掣前往黄登村,仅十来分钟,竹石清就到了村外,这里已经成了74军的临时军部,外面停靠着不少吉普和军卡。
指挥部内,军长俞济时,51师师长王耀武,副师长李天霞,58师副师长冯圣法,站成了一个圈,竹石清抵近一看,居然连胡梓良和洪志尚都跑到黄登村来了,胡梓良只是向竹石清颔首示意,竹石清安静地站到胡梓良的边上,听王耀武师长的战况描述。
“据我们目前侦察到的讯息,在匡家岭一带伏击我305团的,是刚刚东渡蕴藻浜的101师团,同一时间,敌第3师团正在猛攻大场外线阵地,据教导队参谋处廖耀湘的汇报,南线的部分阵地已经失守,城内瓦砾俱焚,望我军迅速南下增援。”王耀武操着一根指挥杖,落在沙盘上的各处位置,
“时下麻烦的是,305团被困匡家岭,而十里之外的秀灵山迫于西侧酒井支队的压力而无法增援,或者说,我们不可能舍弃秀灵山这一战略根据而贸然援救305团,同时,大场的防御战也打到了最后关头,102旅团的一个联队正在封死大场最后的出路,大致情况就是这样。”
听到这里,竹石清大抵明白为什么胡梓良大老远跑来了,廖耀湘明摆着要被鬼子围了,桂永清和邱清泉肯定是不干的。
俞济时面色冷峻,冷得发黑,坐在主位上似乎有些显老,王耀武完全退下来后,他才徐徐开口道:“诸位,我已经将战况通报给了陈诚司令,他的意思是,我们组成前敌指挥部,对当下的情况当机立断。”
“军长,有个问题我想确认一下。”
竹石清循声望去,是58师副师长冯圣法开口了。
“你说。”
“大场,是不是一定要守下去?”
这话一出,现场几乎凝固了,竹石清眯着眼四下打量了一番,看来,有这种想法的军官不止一个。
俞济时愣怔须臾,看向胡梓良,摇摇头说道:“至少现在,大场还不能放弃。”
“先把305团捞出来吧。”
边上的李天霞副师长提议道,“大场以北,已经完全被102旅团封锁,此时若是强行涉险,轻则74军陷于泥潭之中,重则数万大军毁于一旦呐,各位长官,还望三思,而今匡家岭近而大场远,101师团弱而第3师团强,还是不要舍近求远,应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啊——”
“嗯...”俞济时点点头,“天霞说的也有道理,胡团长,你怎么看?”
话茬子终于指向了胡梓良。
胡梓良全程露着干笑,听到自己被cue,也只是脸部肌肉抽动一下,冷声道:
“俞军长,我想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不是有些偏了,委座从未有提过要放弃大场,大场的数万军民也不容许我们做此选择,我们数万人,此刻就在大场以西北二十里,却止步不前,74军是党国的嫡系,如若非要先救305团,我命令秀灵山的教导队倾巢而出便是,何须在此夸夸其谈?大场之危,数日前便显露无疑,74军南下缓慢,先误反攻秀灵山之时机,又惧陷入大场之战,同为主官,我不能理解,我也并不相信这是陈诚司令的意思。”
竹石清不禁觉得脸上有些火辣,指挥部内忽然硝烟弥漫,他微微眯眼,身子也站得更直了些,间歇里还同洪志尚副团长对了个眼神...
胡梓良似乎也是被惹急了,直接将对74军的不满一股脑倒了出来,同为嫡系,算是针尖对麦芒,杠上了!
俞济时眯了眯眼,维持在脸上那一丝客气也没有了:“梓良兄,你这样说话,在座的弟兄们都不好想,大家也都是千里迢迢来的。”
冯圣法也冒头暗戳戳说道:“胡团长,我理解你们教导队要救援大场的紧迫,毕竟把自己的王牌丢进去了,但,这决定毕竟关乎几万将士的生命,为何不致电廖耀湘,让他们自行突围,我全军可在外围接应,即便大场丢了,也好重新组织防线。”
廖耀湘的名讳一出来,火药味到了顶点,正好奇胡梓良下一步会如何回应时,他冷着脸,只说了两个字:
“告辞!”
下一秒,胡梓良转身走出74军军部,竹石清和洪志尚快步跟上,头也没回。
中国军队的内部矛盾往往就是在这种生死攸关的场合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越到上层,矛盾冲突便越激烈。
你要说把张灵甫拉到现场,问问他先救谁,他多半会说先救自己的学弟廖耀湘,否则学弟要被炸死了...
但没办法,有时候决策既是面子问题,也是利益问题,更是主权问题。
...
“一帮王八羔子....”
撇下一句短骂,胡梓良走路带风,一路出来之后,黑着脸,竹石清压根没敢吭声。
“你的车呢?”
胡梓良扭头看向竹石清。
“胡长官,这儿——”一直守在门口的穆枫笑着指了指。
“你上我们车,让你的副官把车开回去。”
“是!”竹石清意识到了什么,侧过头,对穆枫吩咐道,“小穆,你先回去,我晚些到,通知绍辉,立刻集合部队。”
“是!”
随后,竹石清便坐到副座,胡梓良和洪志尚俩人挤到后排,车子隆隆发动的同时,胡梓良问道:
“石清,你怎么认为?”
“大场得救。”竹石清答道。
“74军这帮王八蛋,一到这种时候就摇摆不定,真得来个人治治他们!”胡梓良气愤地捶了下车把手。
洪志尚赶紧劝慰道:“团长,你消消火,俞济时他们压根瞧不上69军,能走到这已经不错了,不过我说句话你别生气啊,日军这招确实阴损,他们猛攻大场但没投入全力,搁这围点打援呢,我们要是硬往里钻,估计讨不到什么便宜...”
“我呸!”胡梓良骂道,“要是教导总队三旅八团都在这里,邱长官分分钟就冲上去把101师团撕了!”
围点打援...竹石清的脑袋迅速梳理了一番现有的情况,他也不得不认同这个事实,日军玩的是一出阳谋,或者说,更为准确的形容,应该用围尸打援这个词,或者说,是将军抽车,只是,大场可以是将,也可以是车。
“石清,你说说你的看法。”胡梓良咬了咬牙道。
“团长,以我分析,大场周遭,第3师团倾力猛攻,大场以北至匡家岭一带,由101师团监视,而匡家岭至秀灵山一线的太庙路路段,由酒井支队布控,这其间环环相扣,若救大场,沿线必遭日军围追堵截,但是,有一点我倒不认同俞军长所言,恐怕救出305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竹石清十分认真地分析道。
胡梓良眉头紧蹙,说道:“我不需要你分析,你也不用管74军的事情,我就问你,你打算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