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他也理智地意识到,想要把这里建设成为一个景区,尤其是上级别的景区,对他来讲,将是一笔巨额的投资,如果想在短期内见到效益是绝对不可能的。
首先是这些景点虽然每个都很惊艳,但却不是集中连片,景点与景点之间相距甚远,更要命的是,这些景点之间根本没有路!
比方说5A景区中关于交通方面要求的:直达机场距依托城市距离在30公里以内;依托城市有高速公路进、出口,具备客运火车站、航运码头;依托城市到达景区便捷;抵达公路及客运航道等级为一级公路或最高级客运航道.....
这些要求,在这里根本无法实现。包括对于景区的护坡要良好、要有旅游专项交通方式、直达旅游专线、公交通达等这些基本条件,实现起来都不是易事。
就算是不修公路,只修供旅客行走的步道,要把这些景点连贯起来,形成环线,对他这个企业来讲,也是一个世纪工程!
所以,在考察的后半段旅程中,杨浩宇的内心矛盾重重。
直到他们一行人抵达了大天坑。
三姓寨大大小小的天坑很多,但所有的天坑面积加起来,也不及这个大天坑的十分之一。
向导们本不准备带考察团到这里来的,他们认为杨浩宇不可能会开发这个天坑。
因为这个天坑是三姓寨人人皆知的禁地,也是一个晦气之地。
没有人抵达过大天坑的底部,当然也包括这两个向导。
作为土生土长的杨浩宇,自然也是知道这点的。
但他依然坚持要来看看。
很小的时候,他来过天坑的边缘,但那时只是好奇心作祟。
那时的他并没有发现什么蹊跷,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这一次,他想更进一步地考察一番。
当考察队一行人抵达天坑边缘时,他们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
巨大的天坑宛如大地睁开的深邃眼眸,四周悬崖峭壁如刀削斧砍般直立,层层叠叠的岩石纹理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天坑四周的崖边长满了顽强的巴山松,枝干在风中摇曳,松针在风中呼啸,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