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江汉朝宗 > 第5章 好山好水好地方

第5章 好山好水好地方(1 / 2)

随行的向导一个是药农,一个是过去的老猎户,他们常年在三姓寨的山水密林间穿梭,对这块土地了如指掌。

对他们俩来讲司空见惯的景象,对考察队员们来讲都是奇特的景观。

几天的考察下来,就连杨浩宇这个土生土长的三姓寨人都瞠目结舌,啧啧称奇。

在群山深壑之间,他们先后领略到了硝洞、鱼洞、风洞、冰洞等各种神奇的洞穴,还看到了幽深的峡谷,翡翠般碧绿、玻璃般澄清的河水以及稀奇古怪的奇峰怪石,还有那漫山遍野的珍贵药材,忽隐忽现的珍禽异兽......

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那几个独特的山洞。

硝洞虽然没有开发,却早就成了三姓寨本地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景点,许多爱好探险窥奇的本地人都曾光顾过此处。

它处于阴峪河与洛阳河交汇处的一座山崖下,洞口很小,仅容一个成年人爬进去,隐藏在距水面一百多米的灌木丛中,从河滩攀爬至洞口,是一条陡峭的羊肠小道,沿途都是巨大的石块。

匍匐前进,钻进硝洞后,你就知道了什么是别有洞天!

因为一进去就是一个巨大的洞厅!洞厅内到悬着粗细长短、形状各异的钟乳石,在强光手电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闪烁着七彩的光芒,洞厅的地面形成了许多的钙化池,层层叠叠,珠圆碧润,池中是晶莹剔透的山泉,水滴“滴滴答答”“叮咚叮咚”地,像一首美妙的交响乐。

从洞厅往里面又分出了好几个支洞,每个支洞由外往里都排列着几十个硝坑,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留下来的,只听两个向导信誓旦旦地说,这里就是当年薛刚反唐时熬硝造火药的军工厂。

因为在硝洞一个支洞的最深处,有一条火龙,火龙居住的周围有很多的硫磺,而且硝洞周围都是原始森林,不缺乏造木炭的原料,所以,这里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火药工厂所在地。

因为设备简陋,为保证安全,大家没有继续深入探索,但据向导说,没有人走完过硝洞,也不知道它究竟有多深。只是听老一辈人说,这个硝洞另一端的出口在重庆的巫溪,因为,曾经有人在硝洞的暗河里放下了许多的漂流瓶,而其中一个漂流瓶在巫溪被人捡到了。

这些在别人听起来都是无根无据的无稽之谈,但在杨浩宇这里却是非常宝贵的信息,这些传说和故事,无疑会增添景观的魅力和知名度,更有利于后期的推广。

接下来,他们又探索了每年谷雨前后都会往外涌出大量泉鱼和油棍子鱼的鱼洞、鱼泉;冬天冒热气而夏天却会结冰的冰洞;一年四季都往外刮风而且风声如鬼哭狼嚎一般的风洞等各种奇特的洞穴。

向导们还说,这是在冬天,如果是春夏之交,沿途都会山花烂漫,野百合在幽谷里绽放,色彩缤纷的杜鹃开遍一个个山头,金钗、黄精、黄连、天麻、淫羊藿等各种药材信手掂来,就连神农架扬名天下的名贵药材江边一碗水(八角莲)、头顶一颗珠(延龄草)、七叶一枝花(重楼)、文王一支笔(筒鞘蛇菰),在三姓寨的山水密林间也都有分布。

至于野生动物资源,不用向导们介绍,考察队员们全部都亲眼目睹了。

树丛中不时会有野鸡被他们惊起,聒噪着扑棱着翅膀飞到不远处;野兔也不时窜出来,吓人一跳;金鹰在峡谷上盘旋;各种毛色、体型大小不一的候鸟在枝间追逐玩耍;不时能看在悬崖峭壁上腾挪自如、如履平地的山羊;山脊上,常常会呆立着长须飘飘鬃毛飞舞脑袋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鹿,颈部又像是骆驼的四不像;在阴峪河深处的密林里,他们刚吓跑了一群毛冠鹿,竟然又和一家三口的黑熊不期而遇......

这一切让杨浩宇觉得兴奋无比,愈发觉得这么好的山水风光,从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珍稀或奇特程度、规模与丰度、完整性等各方面来讲,都是不可多得的,深藏在大山里不为人知,实在是太可惜了。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