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民国:烽火1937 > 第250章 我不上,果然得出事!

第250章 我不上,果然得出事!(1 / 2)

萧瑟秋风下,朦胧夜色里,头戴托尼钢盔的桂军奔走由南向北,朝着虹桥开进,随后在虹桥休整两日后,掉头向西,沿沪太路进至彭浦镇。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十日,近三万桂军开入彭浦。

彭浦镇位于大场镇之东,在没有航空兵侦察的情况下,日军浑然没有洞悉到桂军廖磊所部二十一集团军的渗入。

次日,邱清泉命令教导总队主力第一旅,第二旅,第三旅一部,先后开抵庙行镇至孔家宅一线。

同日下午,孙立人率领税警总团自吴淞江向北开进,进至大场以南的真南、普陀一线。

由此,近十万中国军队的精锐在大场外线重新聚集。

吸取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为避免中国军队指挥间条块冲突,由参谋总部副总长白崇禧牵头,成立沪西方面军前敌总指挥部,由蒋介石(挂名)为总指挥、白崇禧为副总指挥,以邱清泉、廖磊、孙立人分别为北、东、南总指挥,前敌指挥部所在地——彭浦。

在等待桂军进驻的一周里,藤田进也没有闲着,由于沪北江湾虹口一线的缺口迟迟无法打开,久陷淞沪泥潭的松井石根决定以沪太路为进攻主线,彻底撕碎淞沪的中国军队阵线,为此,他调派原本屯于吴淞一线的13师团、第9师团,南下刘行,归入暂一军指挥体系。

一场大战,就此展开。

....

十二日,数十辆吉普车停在彭浦的镇公所院外,前敌指挥部内,各路主官正在为大场反攻行动计划的敲定而作最后的商讨。

白崇禧拱手坐在长桌主位上,21集团军司令廖磊,携48军韦云淞,第7军周祖晃以及桂军六个师的师长列于侧席,对侧,前排首位是师从古德里安的疤脸邱清泉,次位是心狠手辣孙立人,其后则是周振强,胡梓良,洪志尚等人。

席位之后的外添坐席,则是竹石清一列校官所处的位置。

众人坐定之后,白崇禧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拿起指挥棍,在地图上点了几个点,阐述道:

“各位,大场失陷,已有一周之久,这几日,我与陈诚司令同委座磋商许久,最终还是认为,大场的得失,关乎整个淞沪战场的成败,因此,反攻大场,势在必行,这也是吾人坐在此处的意义所在,摆在大家面前的作战草案,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今天我们齐聚在此,列位有何见解,尽管开诚布公地提出来,明天,无论哪支部队,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作战计划,如有延误,我不容他,委座亦不容他!”

“是——”

底下应了一声后,白崇禧的爱将廖磊率先发言道:

“白长官,诸位同仁,大场反攻战,方案倒腾来倒腾去,也就是那个样子,但有一点,我们需要明晰,本次会战,敌我两军十余万人马厮杀,会战之根本目的,是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还是收复大场,我就这一点要说的。”

竹石清在侧席听着,手里的笔在笔记本手抄抄写写,那份作战方案他也从胡梓良那挪来看了看,虽写了一沓纸,连应变方案都出了几个,但说到底就一句话——中心突破,席卷两翼。

此次会战的主力是桂军,号称钢军的他们尤其善于运动战和夜袭作战,这同竹石清的风格有些相似,因此白崇禧和廖磊所崇尚的,是以攻代守。

但一看到这个计划,竹石清内心就捏了把汗,从八月打到现在,中国军队的每一次进攻几乎都虎头蛇尾,在突破日军防线和歼灭日军建制的分叉路口上常常无法取舍,还记得那时竹石清刚从宝山撤下来,朱绍良新官上任的一波吴淞大反攻,差点将三个德械师当场经验包送了,自此,中路军再无作为。

但廖磊所提的聚焦点,的确是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拿回大场,还是消灭日军某某部队。

很快,邱清泉绷着脸接过廖磊的话茬:“我看,暂一军历经南翔,顿悟寺,大场三战,如今也已经是强弩之末,这一周里,所有的情报都显示,第3师团,第101师团,酒井支队都处于待补充的情况,往大了估计,守在大场一线的日军,也就两三万人之众,我军汇聚教导队,税警总团,还有远道而来的桂军,以及即将到来的胡宗南的第一军,十二万人!要打,就抱着吃掉这股小鬼子的心态打!”

“第一军也会来?”

对席,廖磊翘首问道。

“不错,委座对于沪西的战局十分重视,特地调派第一军前来增援。”白崇禧回答道,随后拱手言道,“从委座的态度来看,他希望我们能打歼灭战。”

最后说话的是孙立人,从外表上看,孙立人长得儒雅,光看眉眼就知道是吃洋面包的男人,嘴角常挂着笑容,但却带着一丝狠意:

“打歼灭战,我是赞同的,如果仅仅以拿下大场为目标,待到日军增援一到,我们依然要面对惨烈的防御战。”

“但是。”白崇禧补充道,“情报显示,老鬼子松井石根,调走了第9,13师团,归入暂一军编制内,十二万对三万,和十二万对六万,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从吴淞口到大场,不眠不休也得要两天的时间吧?”邱清泉敲了敲桌子,“我看,这两天,正是我们的机会。”

“的确,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孙立人点点头道,随后看向白崇禧,“白长官,委座对于进攻时间,有何意见?”

“从快从速。”白崇禧一字一顿道。

“既然达成了共识。”邱清泉摆手道,“我看各部可以按计划行事。”

“雨庵兄,你认为,重点打鬼子哪支部队比较好?”

身后的孙立人将邱清泉一拍,含笑问道。

“要打,就打精锐。”邱清泉眯眼翘嘴道,“101师团,不是我们教导总队的菜,我们守在庙行,就先把那狗日天皇的近卫部队给干了。”

“不愧是教导总队。”孙立人抿抿嘴道,“胃口就是大!看来我的部队,只能在南边给你老兄打打掩护了。”

“你是奔着第3师团去了吧?”邱清泉眯眯眼问道。

现场冷峻的气氛在一番调侃下重回舒缓,白崇禧急忙摆手打断道:“好了,我现在来做最终部署。”

白崇禧话语一出,现场所有人肃立着站起,随后白崇禧操起指挥棍:

“今夜三更,以48军为主力,沿沪太路向大场以东发起攻击。”

“教导总队,以孔家宅,庙行,太庙路为阵地,阻击蕴藻浜河畔的酒井支队,大场以北的101师团。”

“税警总团,侧击大场东南沿线走马塘一线。诸位,我们这次作战任务,时间紧迫,必须赶在日军两个师团到达前收复大场,并歼灭日军主力,所以,首日的战斗尤为重要,各路必须严格按照作战方案,突破日军防线,快速分割战场,为次日的围歼打好基础,有任何问题,迅速报给总指挥部,我会日夜守在这里。”

“是!”

所有人齐声喝道。

会议将近结束,同行的周绍辉瞥了眼竹石清的笔记本,上面全是些圈圈和一些其他奇怪图案,在行至指挥部外边的空地时,竹石清便将这张纸给扯掉,扔到了火堆里。

“什么情况啊,石清,这种军事会议,你搁这画画呢?”周绍辉贼笑一声,和竹石清先后上了吉普车,穆枫坐在主驾驶,呼呼地发动汽车。

“没什么好记的。”

竹石清摇摇头,看向窗外,其他军官的车辆已经陆续离开,他才叹了口气,“都知道时间重要,那为什么搞这么个方案,就花了三四天?战争是动态的,等方案做好,再呈给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然后再给委座?战机就是这么搞没的。如果是我,我就先把仗打起来,搅乱战线,在变化中寻找日军的破绽,用刚上来的桂军给敌致命一击。”

周绍辉撇撇嘴道:“你是参谋当习惯了,既然是白长官挂帅,主力当然是桂军,这次我军优势巨大,我看实现战略目标没有太大问题,再者,中央军和地方军这俩伙人曾经见面都是要干仗的,不开这个会,让大家见上一面,搞个一笑泯恩仇,那后边计划还怎么开展?”

“理是这个理,我只是可惜。”

竹石清苦笑着捂着眼睛,依然还是摇头。

下午,吉普车开回庙行。

此次战役,教导总队的任务并不麻烦,其一是切断太庙公路,捂住蕴藻浜沿岸的酒井支队,其二是牵制大场以北的101师团,为桂军的主攻赢得时间。

而命令执行的作战细节,则由各部队自行敲定。

邱清泉来到庙行之后,立刻部署作战命令,以教导总队一旅,以秀灵山为根据,西进至匡家岭北上,二旅以孔家宅为根据,南下进攻大场以北的101师团,三旅一团为总预备队。

傍晚时分,秋风瑟瑟。

竹石清和周绍辉披着呢子大衣,在庙行南面的黄登村村路边散步,之所以竹石清在会上略显不爽,另一个原因就是,本次会战,三营乃至三团,并不承担主攻任务。

三营的任务,是封锁酒井支队北上的退路。

“还有五个小时,总攻就开始了。”

俩人走在余晖下,周绍辉抬起腕表看了半晌说道,“弟兄们已经安排下去了,团长说,第二天把咱们拉上去打一场,谁也不干看着。”

“什么?”竹石清眯了眯眼,“我竹石清也不是求着打仗,让我白白折损自己的兄弟,我才不干这买卖,谁爱打让谁打去。”

周绍辉笑了笑:“团长还不是怕你不好想,上一仗打完,一营二营元气大伤,基本上都没剩几个仔了,这廖主任一波预备队给了咱,算来咱倒是比最早多了两百多号弟兄,把那俩小子高兴坏了。”

“哼哼...”竹石清这才干笑了两声,负手走了几步,又拧起眉头,“就是可惜了庄营长他们,这样的炮兵营长,上哪找去,当初要不是他们,我们现在还出不了大场。”

“是啊。”周绍辉短叹道,“给赵宇那小子打击不小,我当时带着人下山的时候,他一个人,自己一个人生生在山脚下刨了个大坑,把炮营给掩埋了,挖的满手是血,这一周,也都沉默寡言的,还好上头派来几个技术员,那德国炮还有两门能用,修了一下也没急着拖走,给撂咱这了,我自作主张,就先编入炮排了。”

“这样也好。”竹石清点点头。

走出没多远,穆枫和赵明辰疾步从后方追来,嘴里一阵急呼。

“营长!营长!副营长!团部电话!”

“知道了。”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