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民国:烽火1937 > 第241章 民国最强陆军,从此刻开始

第241章 民国最强陆军,从此刻开始(1 / 2)

自踏进虹桥老蒋官邸的那一刻起。

竹石清成为了国民政府中极为特殊的军官,当军中充盈着保定系与黄埔系的火药味时,一个参谋系出身的黄埔子弟,出现在了这个大熔炉中。

双重标签,双重身份,双重背景,双重后台...

对于老蒋来说,他十分巧妙地稳固了以程潜为首,明泉等年轻军官的参谋派海归系与本土繁殖的黄埔系间的关系。

在政治权斗上,老蒋向来不吃什么亏,两派相融,自然就可以压制如今军政部中的汪派之流,诚然老蒋在淞沪会战时昏招频频,但不可否认,在他的心中,渴求着胜利,反观南京方面,许多人蝇营狗苟...

竹石清拿到的任命是教导总队一旅三团三营营长。

十月八日,竹石清最后清点了一番预备营的战士,二连长于彦君,三连长李鸣宇,通讯兵赵明辰,代理副营长方文坚,通信兵于阳,炮排排长赵宇,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战士,以及从姚子青那薅回来的炊事兵魏胖子。

这家伙之所以活着,是因为压根没怎么上前线,昆山和南翔两战,由于都是奔袭作战,竹石清都是命令部队身带干粮,没有炊事班什么事,但魏胖子还真老实,竹石清去了哪,他就追到哪,硬是靠着两条腿,从南翔跑到了大场...

大场司令部的原野前,三位参谋前来给竹石清送行,几人在车前寒暄了几句,正要走时,薛岳和徐崇元背着手缓缓走来。

“教导总队,不错。”薛岳笑眯着眼,点了点头,“去了之后,不会忘了十九集团军吧?”

“永远都是薛长官的兵!”

竹石清敬了个礼,咧嘴笑道。

徐崇元微微上前一步,笑盈盈说道:“石清啊,还有一个好消息。”

“什么消息?”竹石清伸着脖子问。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好消息总是接踵而至。

徐崇元说道:“你之前那个副营长,周绍辉,还有连长姜勇,基本上痊愈了,上峰命令,让他们直接去闸北报到,不出意外的话,你们今晚就能碰面了。”

“果真?”

竹石清忍不住笑了,“这样就好,我还想着,我一走,这俩人在十九集团军还有容身之所么。”

“你要是不愿意带走,我收下也可以啊。”薛岳鬼笑一声。

“哈哈哈,薛长官说笑了。”

告别仪式在一阵欢快的嬉笑声中结束,在沿路扬起的烟尘下,两辆吉普车隆隆地朝着上海开去,要去教导总队,在场的几人不禁心潮澎湃,尤其是身上背着黄埔烙印的,教导总队简直是他们心中的圣殿。

在路上,方文坚侧过脑袋问:“石清,话说,周绍辉回来了,那我干嘛去?”

竹石清微微一笑道:“你啊,你去炊事班和老魏搭伙呗,现在炊事班就他一人,忙不过来。”

“滚!”

....

十月九日,在参谋长邱清泉的宣布下,竹石清正式出任教导总队一旅三团三营营长。

原预备营副营长周绍辉,晋升为少校营副。

方文坚,晋为少校,出任三营特务连连长。

姜勇,晋为上尉,出任一连连长。

于彦君,晋为上尉,出任二连连长。

李鸣宇,晋为上尉,出任三连连长。

赵宇,晋为中尉,出任迫击炮排排长。

穆枫,中尉,任营部副官。

十月十五日,万俊也归入三营编制,晋为少校,出任警卫连连长。

这便是三营现有的班底,具备了极其浓厚的预备营风格,在此基础上,三营还配属一个骑兵侦察连,连长萨利琦。

教导总队的编制细分十分严谨,总队下辖三旅六团,其直属部队有炮兵营、工兵营、通信营、辎重营等。

除此之外,桂永清还直辖着一个战车营,共有十五辆维克托轻型坦克。

在十九集团军和日军厮杀蕴藻浜的时刻,教导总队的主战场位于蕴藻浜下游的江湾一带,同日军第9师团,第11师团激战半月,部队减员情况严重,编制参差不齐,竹石清到来之时,恰好是合编筹划的时候。

因此,除了骑兵侦察连连长萨利琦,三营基本上没有现存军官,因为整个营是各由编制整编而来。

竹石清接手三营之后,桂永清和邱清泉没有急于让他们上战场,而是给了竹石清半月的整训时间。

当“邱疯子”真的见到了这样一位出现在报纸上的人物时,他似乎理解了为何陈诚,薛岳都对此人赞赏有加。

竹石清的第一个特点,是帅。

不得不说,无论身处什么时代,都逃不过要被看脸的命运,只要你长得够帅,就比别人多一分出人头地的机会,没办法,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改变世界的大人物都是帅哥。

例如年轻的汪精卫,还有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整训的地点在闸北近郊,走马上任之后,竹石清首先需要了解整个教导总队编制和武器储备上的情况。

全营官兵共计1200余人,其中,除了骑兵连配备马枪马刀以外,只有一百余人左右,其余连队,人数均超过两百余人。

武器储备方面,三营现有中正式步枪九百余条,毛瑟1924式步枪四百余条,手枪有驳壳枪一百把,比利时勃朗宁五十把,MP1918冲锋枪两百条,捷克造轻机枪五十挺,仿式轻机枪两百挺,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五挺,国产仿制的二四式重机枪十五挺。

可以说,在枪械储备方面,三营远比当初的预备营还要阔气,但和预备营不一样的是,教导总队的装备补充周期更久,因为武器储备极其依赖国际订单。

同时,三营配备四门82迫击炮,以及两门120重迫击炮,另有一门36型37毫米战防炮(反坦克炮)。

通信装备上,一套便携式无线电对讲机,一部小功率军用电台,一个手摇式发电机。

随身装备上,M35德式钢盔为标配,另有长筒防水抗旱皮靴,妮子大衣,加长版刺刀,腰挂式防毒面具等单兵装备。

而这,已经是当前中国军队中最为顶级的存在。

竹石清徘徊在军营里,在士兵操练之际,他所想的,是用好这些装备,打造一支具备同日军正面交锋而不落下风的军队。

在此情况下,竹石清开启了白天练兵,晚上改制的整训生活。

对于编制,竹石清的思想偏德式,这也是预备营的战术思想,坚决集中优势火力。

于是,竹石清按照惯例,将花机关全部配属给绝对主力特务连,并重组一个机枪排,增补15挺轻机枪补充特务连的火力,两者相结合,特务连的火力堪称恐怖。

不知道许大勇若还在,看到竹石清如此操作,会不会感到一丝高兴和欣慰?

在主战连队上,竹石清弃用平均主义,从李鸣宇的三连抽调出一百余人,分别补充给姜勇的一连和于彦君的二连,增大一二连体量,将三连的装备全部更换为毛瑟步枪。

说白了,李鸣宇的三连,日后的定位是日后专门同日军远距离钢枪拉锯的,沿着这个定位出发,竹石清并不需要有这么多人和鬼子比射击...

三营从建立之初,作战体系依旧是以快打慢,穿插破袭。

一连和二连增加体量后,两个连队各配属三挺重机枪,补充火力。

而警卫连的作战武器,竹石清在其中打造一个手枪排提高战力。

炮排就比较简单,迫击炮,反坦克炮,掷弹筒归赵宇统一调配。

改制情况大致如此,同其他友军相比,三营已足够全面,足够豪华。

竹石清大抵有这个自信,以这套阵容同日军正面对决,即便是在兵力对等的情况下,他也绝不会落下风。

在日复一日的操练之中,三营的磨合推进十分迅速,作为满编的军校生组织的部队,在战术理解和执行上,都要超出昔日的预备营几个维度。

从火力机动协同、步炮协同,到单点突破,运动作战,到弹性防御等,三营在无数个技战术演练中,完成了初步蜕变。

一支全新的部队,正浮出水面。

然而,在三营蒸蒸日上的同时,战局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十月八日。日军夺取常熟,开始兵犯无锡。

十月十日,蕴藻浜西岸全部失守,日军重藤支队、酒井支队、第3师团开始强渡蕴藻浜。

十月十三日,第101师团出昆山袭击苏州,双方陷入对峙。

十月十七日,蕴藻浜防线北段被突破,陈诚率领的第十五集团军在重藤支队和北面下来的11师团围攻之下,只能放弃阵地,向后撤军。

十月二十日,重藤支队进逼大场西北重镇庙行。

十月二十四日,蕴藻浜防线全面崩坏,第3师团自顿悟寺跨过蕴藻浜,直指大场西面外线阵地....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