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先农乐章之一
探幽《郊庙歌辞·享先农乐章·咸和》:领略唐时重农祈愿的文化魅力
在唐代祭祀乐章的文化宝库中,《郊庙歌辞·享先农乐章·咸和》闪耀着独特光芒。它以庄重典雅的语言,精妙绝伦的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农业的尊崇以及对神灵护佑农业丰收的深切祈愿。其原文如下:
粒食伊始,农之所先。
古今攸赖,是曰人天。
耕斯帝籍,播厥公田。
式崇明祀,神其福焉。
译文
人类开始以谷物为粮食的时候,农业是最为优先和重要的。
从古到今,人们都依赖着农业,它维系着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说是关乎人类命运与上天庇佑的大事。
帝王亲自耕种属于天子的籍田,在公田里播下种子。
隆重地举行这庄重的祭祀仪式,祈愿神灵能够赐予福祉。
一、布局精巧,层层递进的章法结构
全诗短短四组,每句七言,却匠心独运,构建出层次分明的架构。开篇“粒食伊始,农之所先”,直切主题,点明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根基,而农业更是获取粮食的首要途径,为全诗奠定了对农业高度尊崇的基调。“古今攸赖,是曰人天”承接首联,将视野从当下拓展到古今,强调农业是古往今来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如同天与人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深化了农业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耕斯帝籍,播厥公田”笔锋一转,聚焦到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仪式——帝王亲耕籍田,“帝籍”与“公田”的描绘,不仅体现出农业生产的规范性,更彰显了其庄重性。尾联“式崇明祀,神其福焉”,以祈愿作结,表达通过庄重的祭祀,祈求先农之神降福,护佑农业丰收,将诗歌情感推向高潮。这种循序渐进的结构,让诗歌情感表达自然流畅,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