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牧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虽然大华国如今占据上风,但继续进攻西荒国,也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西荒国若被逼急了,可能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
沈逸风在一旁说道:“将军,西荒国求和,我们可趁机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既能削弱西荒国的实力,又能彰显我大华国的威严。同时,也可借此机会休养生息,巩固我们在南庆国地区的统治。”
苏牧微微点头,觉得沈逸风所言有理。于是,他对使者说道:“回去告诉你们国主,求和可以,但必须答应以下条件:第一,割让西荒国边境的三座重要城池给大华国;第二,赔偿大华国战争损失,包括粮草、兵器等;第三,西荒国必须向大华国称臣,每年进贡。若不答应,我们将继续进攻,踏平西荒国。”
使者听后,面露难色,但也不敢反驳,只得说道:“苏将军,您的条件如此苛刻,我需回去向国主禀报,看他如何定夺。”
使者离开后,苏牧与将领们继续商议对策。他们知道,西荒国主是否会答应这些条件还不确定,大华国必须做好两手准备,若西荒国主拒绝,就继续发动进攻,彻底消灭西荒国;若西荒国主答应,也要警惕他们是否会遵守承诺。而西荒国主面对苏牧提出的苛刻条件,又会做出怎样的决策,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西荒国使者带着苏牧提出的苛刻条件,匆匆返回国内,向国主禀报。西荒国主听后,脸色阴沉得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苏牧欺人太甚!这等条件,简直是要让我西荒国沦为大华国的附庸!”西荒国主愤怒地拍打着桌子。
朝堂上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言语。过了许久,一位老臣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我西荒国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若不答应大华国的条件,恐怕他们会继续进攻,届时国家危矣。不如暂且答应,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然而,立刻有大臣反驳:“不可!答应这些条件,我西荒国将颜面扫地,国威尽失。而且大华国岂会轻易相信我们,必然会对我们严加防范,我们哪还有翻身的机会?”
西荒国主在大殿中来回踱步,心中纠结万分。答应苏牧的条件,意味着西荒国将失去大片领土和尊严;不答应,又实在没有信心抵挡大华国和北漠国的联军。
就在西荒国主犹豫不决时,国内突然传来消息,因战争导致民生困苦,国内多地爆发了民众起义。起义军打着推翻西荒国主暴政的旗号,四处攻城略地,局势一片混乱。
“陛下,大事不好!国内多地民众揭竿而起,叛军势头凶猛,已经攻占了好几座城池!”士兵慌慌张张地前来禀报。
西荒国主听后,差点昏厥过去。如今外有强敌压境,内有民众起义,西荒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先集结兵力,镇压起义军!”西荒国主无奈地下令。但此时,西荒国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边境抵御大华国和北漠国的联军,国内兵力空虚,根本无法有效镇压起义军。
“陛下,我们该怎么办?若不尽快做出决定,恐怕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大臣们焦急地说道。
西荒国主深知,此时必须尽快做出抉择。是放下尊严,答应大华国的求和条件,先稳定外部局势,再回头处理国内起义;还是孤注一掷,与大华国拼死一战,同时镇压国内起义军,他的决定将直接影响西荒国的命运。而苏牧这边,也在密切关注着西荒国的动向,随时准备应对西荒国主可能做出的不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