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抚须微笑,连连颔首:
“不错,不错!吾平生夙愿,便是辅佐刘氏一统天下。”
“昔日深感力不从心,如今有杨仪为臂助,竟让老夫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说着,他眼中竟微微泛起泪光,仿佛多年苦心未负,一腔抱负终将实现般激动。
与此同时,蜀都皇宫深处,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酝酿。
流火七月的夜晚,刘禅却感到阵阵凉意。他独坐御书房内,案前灯火跳跃,映照出他阴晴不定的脸庞。
几道鲜红的奏折平摊在案,皆是朝中要臣以鲜血书写的效忠誓表。
这些日子以来,他在黄皓暗中牵线下,将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重臣将领拉拢过来,其中不乏位高权重之辈。
他们一个个慑于皇威,纷纷发下血誓,赌咒效忠于大汉皇帝,恳请陛下明鉴。
刘禅拿起其中一封血书,只见上头大书“誓死效忠”四个殷红大字,旁边摁满指印。
他冷笑一声,将信笺掷回案几。
“哼,一帮欺软怕硬的墙头草!先前仗着杨仪气焰嚣张,对朕阳奉阴违;如今见朕雷霆将至,又来磕头乞怜。”
“这群贪生怕死之徒,也配谈忠义?”
他眼中掠过一抹轻蔑:
“罢了,朕就将计就计,暂且收他们的命!”
黄皓躬身附和:
“陛下英明!依奴才看,这些人不过贪图富贵,哪比得上陛下天威浩荡?”
“眼下朝中之人该笼络的已尽在掌握,唯剩几名执迷不悟的顽固之臣,明日陛下稍施雷霆之势,他们自然土崩瓦解!”
说罢,他讨好地笑了笑:
“到时社稷再无后患,陛下可高枕无忧矣。”
刘禅眯起眼,缓缓摩挲着掌心:
“说得不错。朕已等不及了!”
他猛地一挥袖:
“黄皓,即刻传朕旨意,明日卯时,朕要在金銮殿召开大朝会,文武群臣务必悉数到场!凡敢不至者……”
他眉头一挑,目光阴鸷:
“一律按谋逆论处!”
黄皓心头一凛,连忙应道:
“喏!奴才立刻就去拟诏传达。”
刘禅按了按太阳穴,又道:
“慢着。”
黄皓顿步,伏身听命。刘禅缓缓踱步,沉声吩咐:
“昨夜安排你联系的那几拨江湖刺客,现在就着手布置。”
“明日朝会上,凡未到者,十之八九就是杨仪的死党顽固派。”
他冷笑连连:
“这些人胆敢违逆圣旨,不必留情,让刺客做好准备,只要朝会上谁敢缺席,立刻暗中缉杀!”
“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朝中杨仪的人手清除掉!”
“诺!”
黄皓额头渗汗,匆匆领命退下。
御书房内重归寂静。刘禅走到殿门口,遥望外头沉沉夜色,胸中思绪翻腾:
“杨仪啊杨仪,你仗着军功盖世,连朕的命令都敢不听!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他骤然一把抓起案上血书,狠狠撕得粉碎。
纸屑纷飞,他喘着粗气,恨恨道:
“明日朝会,将是朕亲政第一步。”
“你的余党,朕要一个不留!待朕除了你羽翼,看你这逆贼还有何凭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