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深知,若想一举拿下河套平原,不仅需要足够的兵力和精良的装备,更需要充足的粮草支持。
然而,目前的形势却让他有些犯难。
收复定襄三郡,但这一行动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粮草,还需要进行移民实边,以巩固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
如此一来,所需的粮草数量更是惊人。
而如今的并州五郡,经济状况依旧不容乐观,仍然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虽然两年前李渊曾率领军队劫掠了河北,获得了一定数量的粮食,但这些粮食也已经所剩无几了。
如今两年过去了,已经来到了中平三年五月,从河北劫掠来的粮食已经快要耗尽。
目前李渊手中所拥有的粮食,再加上上一年税收所得以及千户所所得的粮食以及从河东打下来的粮食,总计不过一百四十万石而已。
如果没有新的战事发生,这些粮食或许还能勉强支撑到夏收和秋收时节。
目前李渊治下的地区消耗的粮食数量巨大,尤其是匠作坊。
由于工匠们没有工钱,他们的日常生活开销都需要李渊来支付。
而九万户匠人,总计二十五万人口,每个月都需要李渊调拨大量的粮食来维持生计。
他们目前仍然处于集体用餐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吃大锅饭”。
每个月,他们需要消耗三十万石的粮食。
此外,还有三万脱产的士兵,以及一万三千匹战马和四万匹挽马。
这些脱产士兵每个月的粮食需求量高达四万石。
至于战马和挽马,它们的食物是粮食和草料混合的,大约每个月需要李渊调拨三万石粮食和十万石草料。
除了这些人员之外,还有李渊手下的官吏们。
李渊大笔一挥,建立了十个曹,他手下的官吏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
普通的小吏每月能领到三石粮食,而像十曹主簿这样的官员,每月则可以领取五十石粮食,这已经相当于一个县令的俸禄了。
不过,李渊发放的俸禄并不是全部以粮食形式支付,而是一半是粮食,另一半则折合成五铢钱。
即便如此,李渊每个月光是发放俸禄所需要的粮食就达到了三万石。
这意味着,即使李渊什么都不做,仅仅是维持这些人员的生活,每个月就需要消耗四十万石粮食。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上一年李渊所征收上来的税收仅仅只有一百二十万石粮食。
多亏了打下了河东,不然李渊今年就要东出壶关寇掠河北了。
不过今年的税收,李渊将亲自主持,再加上新拿下的河东以及西河两郡,今年的粮食肯定要比上一年翻上一番。
今年的税收将确定李渊明年的战略。
……
在一座秘密坞堡里,李渊凝视着眼前这三四百名半大少年。
这些少年年龄参差不齐,有的才十一二岁,而有的已经十八岁了。
尽管他们年纪尚小,但却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那就是战死士卒的遗孤!
这两年的征战,无数的士卒在沙场上浴血奋战,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