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忠一边恭敬地躬身行礼,一边开口说道。
“主簿不必如此多礼,请快快落座吧!”
李渊快步走上前去,伸手轻轻将阎忠按回到座位之上。
紧接着,他自己则走到了上首之处坐定下来。
目光缓缓扫过阎忠面前那堆积如山、杂乱无章的奏折,以及旁边满满一箩筐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竹简,李渊的心头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愧疚之情。
再抬眼望向阎忠那两鬓已然斑白如雪的发丝,李渊对于眼前这位兢兢业业的老者愈发感到满心的歉意和内疚。
“主簿辛苦了!”
李渊望着眼前的阎忠,一脸诚挚地说道。
他那饱含敬意与感激的话语,仿佛一阵春风,轻轻地拂过阎忠的心间。
阎忠闻听此言,赶忙抱拳施礼,回应道:“此乃属下分内之事,岂敢言苦!能为大将军效力,乃是属下之荣幸。”
说罢,他抬起头,迎向李渊的目光,眼中闪烁着坚定和忠诚。
紧接着,阎忠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大将军若是真心疼惜属下,还望您能尽快在各地安排一些得力的官吏。如此一来,也可分担属下肩上的重担啊!”
他边说着,边用炯炯有神的目光紧紧盯着李渊,似乎想要透过对方的眼睛,洞悉其内心真实的想法。
李渊听到这里,眉头微微一皱。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从雁门郡至太原郡这一路上所见到的景象。
只见各地因官吏稀缺,导致秩序混乱不堪。
刑事案件时有发生,但由于缺乏主审官员,这些案件往往得不到及时公正的处理。
无奈之下,百姓们只得寻求当地豪族的帮助,以申述自己的冤屈。
这种状况显然是极不正常的,长此以往,必定会引发诸多问题。
阎忠注意到李渊紧皱的眉头,心中不禁一沉。
难道大将军并不愿意安排官吏?
念及此处,他迅速伸手从一旁堆积如山的折子里抽出一份格外厚重的折子,双手恭敬地呈递给李渊,并说道:“大将军,这份折子记录了今年夏收以及秋收时上缴的粮食情况,请您过目。”
李渊闻听此言,缓缓地伸出手,郑重其事地接过那份报告。
他深知,夏收和秋收乃是关系到粮仓充盈与否的关键所在,丝毫马虎不得。
尤其是对于至关重要的税收问题,由于自己长期出征在外,无暇顾及,一直都是交由多阎忠全权处理。
虽说李渊早已明确规定了应当如何收取税款,但实际操作下来,其中变数繁多,复杂异常。
他根本无法确切知晓
此次田税仅限定在上党、太原、雁门这三个郡进行征收。
而具体的征收工作,则是由三地的龙骧府负责执行。
龙骧府的官吏们需要向所属的府兵以及当地的百姓逐一征收税款。
然而,就在李渊仔细查看清楚各地粮食征收的具体数目之后,他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肃穆起来。